2021-07-29 16:44 新華網
站在東京奧運會的領獎臺上,脖子上掛著金牌,手里捧著鮮花,看見五星紅旗高高升起,聽到《義勇軍進行曲》如約奏響,楊皓然目光堅定。
這一刻,他終于拿到了自己射擊生涯的首枚奧運金牌,圓了在東京奧運會升國旗、奏國歌的夢想。
當“天才”已不是少年,這塊金牌的背后,擁有了更多的沉淀。
8年前,一個少年放出豪言
10米氣步槍混合團體是楊皓然在東京奧運會上的第二個參賽項目,在率先進行的男子10米氣步槍項目上,他拿到一枚銅牌。升了國旗,但沒奏成國歌,有點遺憾。而在搭檔隊友楊倩成功奪得混合團體金牌后,他彌補了這個遺憾。
時光倒回2013年,東京申辦2020年奧運會成功后的一個月,當時僅有17歲的楊皓然在亞錦賽上收獲了冠軍,他在QQ空間發了一條動態。“我當時寫的大概意思是‘申奧成功了,別太得意,等我在東京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旗、奏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歌’。”楊皓然說。
這個豪言果真變成了現實!
“天才”,是楊皓然從少年時代起就被貼上的標簽,而他當年的成績也配得上這個標簽。2012年,16歲的他第一次參加國際比賽就在南昌拿到了亞錦賽冠軍。在那之后的兩年,他接連拿下全運會、世界杯總決賽、世錦賽、青奧會、亞運會等一大把冠軍,在他參加過的所有大型賽事中,他幾乎難尋對手。
這樣的好成績,讓人們對楊皓然的期待水漲船高,以這樣的水平,再加上當時狀態依然出色的老將朱啟南,人們對中國男子10米氣步槍“雙保險”信心十足。
回顧那段時光,楊皓然感覺“不真實”。他說:“打個比方,你平時上課沒比別人多,然后一考試就是第一,考試時候不會的蒙選‘C’,然后都蒙對了,這樣肯定會不真實。”
就這樣,楊皓然的火熱狀態持續到了里約奧運會前。
補上“失利”這一課
在里約奧運會上,楊皓然“翻車”了。在自己的首屆奧運會上,楊皓然資格賽僅僅排在第31位,620.5環的成績比他正常水平低了10環。
“天才”折翼,從高峰直接墜到低谷。
楊皓然說,在里約奧運會之前,自己連困難長什么樣都不知道,除了成績好,其他所有地方都有欠缺。當失利在最不想來的時候到來,對于一個剛滿20歲的少年來說,是一個巨大的考驗。
輸掉比賽的滋味很難受,墜落谷底的滋味很難受。在里約奧運會之后,楊皓然回到了省隊備戰全運會。有一次,楊皓然打車去射擊隊,看到他的目的地,出租車司機就跟他聊:“你是射擊隊的?我知道你們隊有個人,就是奧運會之前吹得老牛了,這打完了,啥也不是啊。”坐在后座的楊皓然,當時真是哭笑不得。
“我是經歷過高峰,也經歷過低谷。高峰很高,低谷很低。這種落差感,就是你打得好的時候就是什么都是對的,都在夸你,等你打得不好的時候什么都是錯的,你說什么都不對。”楊皓然說。
重大的打擊讓人沮喪,也讓人成長。補上了“失利”這一課,楊皓然完成了人生中重要的一次自我提升。回望這場失利,楊皓然更多的是感激。
他說:“如果那個時候、那場比賽我真成功了,沒摔那一跤,我可能現在就不是這樣了。”
里約奧運前后,雖然都拿到了大把的冠軍,但楊皓然認為兩個時期的自己是完全不相同的。“現在我打比賽的自信源自我面對困難有很多種解決辦法,更清楚遇到問題了以后,遇到困難以后用什么方式去化解,因為我的技能變多了。”
擁抱現實,迎接一個更成熟的自己
里約奧運會之后,在谷底的楊皓然開始了自己的爬升。2017年的一個小比賽,他第一組10槍打了102環的低成績,但在那之后,他通過調整越打越好,終于找回了自己那個熟悉的狀態。
在那以后,楊皓然在參加的國際比賽中沒那么“神”了,2018年,他拿到了亞錦賽冠軍、亞運會冠軍和世錦賽冠軍,但在其他的一些比賽中,他也多了很多被對手擊敗的經歷。
嘗過了失利的滋味,就更了解勝利的可貴。“感謝從挫折里面走出來的自己,能夠堅持初心,不忘初心這么一路走過來。”他說。
從射擊技術上講,楊皓然在備戰東京奧運會的這個周期進入了一個新的境界。在東京奧運會選拔賽上,他早早就已經勝出,鎖定了一個參賽名額,但他還是選擇自我加壓,自己給自己制造各種困難場景,然后努力去把這些困難克服掉。他說:“如果我輕輕松松地打一場比賽,那沒有任何的意義,這段時間其實就浪費了,我打了等于白打,還不如給自己找一些困難,制造一些困難,制造一些壓力,營造一些氣氛,然后能夠更好地去得到鍛煉。”
在東京奧運會開始前,他的確遇到了困難。身體上,腰部和髖關節都有傷,讓他一度起床翻身都翻不了,極大地影響了備戰;心理上,上次奧運失利的記憶仍在,在這次比賽前他也睡不好覺,比賽的時候依然會緊張。
不過,在這一次,他頂過來了。
里約奧運會失利之后,楊皓然說,難過了一瞬間而已。
東京奧運會奪金之后,他又說,也就高興了一下。
淡然處理,是他一以貫之的方式。
“從結果方面,所謂的大滿貫啊之類的,我不是很在意。我上一屆打成那個樣子了,也沒有傷心,這屆我又打得不錯,也沒有很高興。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我覺得比賽還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不是領獎臺,不是金牌,而是我在追逐夢想的過程中付出的這些東西、走過的路、經歷的風景,這些東西是我可以留有一輩子的財富。哪怕有一天我不練射擊項目了,這些東西它還是會有,所有的名和利都會過去。但這種經歷給你帶來的收獲、給你帶來的成長會跟你一輩子,而且是受用終生的東西。”他說。
未來:在最擅長的領域做最踏實的事
隨著年齡的逐漸增大,楊皓然在隊里也逐漸成了老隊員,在射擊隊的東京奧運陣容里,他是為數不多的有過奧運會參賽經驗的隊員之一。一批一批比他小的隊員入隊,他也有了更多的使命和擔當。訓練之余,他會幫忙組織文藝活動,平常也會督促大伙兒搞衛生。
在業余時間,楊皓然還會偶爾彈彈吉他,打打游戲,看看書。玩游戲他不喜歡玩過于緊張刺激的,看書他喜歡看故事類、懸疑類的,他讀過《追風箏的人》《百年孤獨》,也喜歡東野圭吾和村上春樹。“看書不是為了學習,就單純為了放松”,有一次他嘗試挑戰了一下《追憶似水年華》,最后放棄了。
楊皓然說,他并不是一個有很強的運動細胞的人,跑步不行,跳遠不行,就連打球都老是戳手。當初練射擊就是因為感覺拿槍比較帥,尤其是步槍,所以他一直都對自己的槍有著很高的要求。他的槍永遠和別人的不一樣,他會跟廠家詳細溝通自己的需求,也會自己琢磨怎么給槍加上一些自己能用的小配件。
隨著年齡的增大,楊皓然越來越覺得射擊是一個有魅力的項目:“這個項目真的太吸引人了,射擊項目你要打好,并不是單純地拼技術,到現在全世界沒有任何一個人的技術可以完全壓倒對手,比賽永遠沒有100%的成功率,只是通過各方面素質的提升,比如說心態、應對困難的能力、格局心胸這些,只有你這些綜合素質提高了,才能讓你的成功率無限接近100%。”
簡單、純粹、專注,是楊皓然目前呈現在大家面前的狀態。對于人生目標,他也有自己的想法:“不管我干什么事,在什么崗位,做什么職業,都能通過我自己的努力,通過那段經歷收獲一些東西,不斷地去提高自己,提高個人素質、為人處事這些能力。我的人生目標就是不管做任何事,都能游刃有余。”
在現階段,射擊,是他最游刃有余的一件事。
暢想未來,楊皓然說他一定會是一個好的教練,他覺得自己在當教練方面有天賦,是個好苗子。
“現在的話,還是做好眼前的事,先把自己當運動員這件事給整明白了。”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