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體育愛好者來說,2004年是一個特殊的年份,雅典奧運會日益臨近,而2008北京奧運會也離我們更近了一步。通過發行紀念幣、紀念郵票來宣傳奧運精神、普及奧運文化,已成為國際慣例,也是正在進行的第二十九屆北京奧運會紀念幣設計征集活動的主旨。
為迎接奧運年,迎接北京奧運會,中國人民銀行經北京奧組委同意,從2003年起向國內外機構和個人征集第二十九屆奧運會紀念幣設計圖稿,并從明年起連續5年發行。目前這套紀念幣設計圖稿的征集工作正在進行,將于下月中旬結束。
中國央行、北京奧組委、中國金幣總公司自去年10月在其官方網站公布了這套紀念幣(總共40枚)的具體設計要求后,引起各地美術工作者及國內外廣大錢幣研究者和集幣愛好者的極大關注,紛紛致電致函,了解具體參與辦法。
據悉,圖稿設計要求體現“更快、更高、更強”的奧林匹克精神,反映北京奧運會“新北京、新奧運”的主題,表現中國、北京的傳統文化和獨特的形象等。相關評審委員會將從應征稿件中初選出優秀作品,然后由北京奧運會紀念幣圖稿設計評審委員會評選出入圍作品,報經第二十九屆奧運會組委會同意,產生中標者。中國央行表示,紀念幣圖案一經定稿,將評出優秀作品各10套、入圍作品各5套,并從中評出中標作品。中國央行將支付中標者獎金,版權歸中國央行所有,并將通過媒體公布入圍和中標名單。
關于發行北京奧運紀念郵票的問題,記者了解到目前國家郵政局還沒有這方面的設想出臺,具體發行多少套,何時發行,是否征集設計圖稿都還沒有定。據國家郵票發行部門的人士講,北京奧運紀念郵票肯定是要發行的。但不太可能像奧運紀念幣那樣搞廣泛征集活動。這一方面是因為郵品的設計要求很高,多年來已形成自己的專業設計隊伍,因此業余設計者的作品很難入選。而且時間緊迫,如征集到的設計圖稿不理想,影響了發行時間也是不行的。另一方面是廣泛征集成本大,成功率很低,而且奧運項目多,設計稿件量大,可能有幾千幾萬份,收到的稿件都是大家心血的結晶,如不用還要退回,這無形中就增加了工作量,也加大了成本。
對以上問題記者還電話采訪了北京奧運會組織委員會,據奧組委工作人員稱,目前還沒有聽說征集設計奧運紀念郵品或其它紀念品的事,他表示如有的話,奧組委會將通過媒體早早告訴大家。
關于如何申報代理銷售奧運會紀念幣的問題,記者從有關方面獲悉,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紀念幣屬國家法定貨幣,除不用作貿易流通外與人民幣沒什么區別。即不是普通商品,其鑄造、發行渠道、誰能經營,誰不能經營等都要嚴格按照國家法律辦理。目前由中國人民銀行認定的特許經營商有70多家,除此之外任何人不可代理經銷。
編后絮語:沒有此長,當有彼長。對于身無體育長物的人來說,雖不能上競技賽場,但同樣也可以參與北京奧運會,像參加奧運紀念幣設計,就是有藝術專長的人展身手之處。應該感謝央行為我們提供了這樣一個“參與”北京奧運會的機會。然而,與此同時,我們也希望在北京奧運會紀念郵票的設計工程中,屆時也能給廣大業余美術愛好者一個小小的用武之地。雖說郵票設計的專業性更強、難度相對更大,但從五彩繽紛的北京奧運會郵票、郵品設計中分一杯羹,允許業余“選手”參賽,應當不是一件多大不了的事。要知道,民間藏龍臥虎之才,大有人在;要知道,北京奧運會會徽的中標者郭春寧就不是專業的。
劉露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