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頭條據新華社北京5月22日電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推進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意見》明確,到“十四五”時期末,基本建成文化數字化基礎設施和服務平臺,形成線上線下融合互動、立體覆蓋的文化服務供給體系。到2035年,建成物理分布、邏輯關聯、快速鏈接、高效搜索、全面共享、重點集成的國家文化大數據體系,中華文化全景呈現,中華文化數字化成果全民共享。
《意見》提出了8項重點任務。
一是統籌利用文化領域已建或在建數字化工程和數據庫所形成的成果,關聯形成中華文化數據庫。
二是夯實文化數字化基礎設施,依托現有有線電視網絡設施、廣電5G網絡和互聯互通平臺,形成國家文化專網。
三是鼓勵多元主體依托國家文化專網,共同搭建文化數據服務平臺。
四是鼓勵和支持各類文化機構接入國家文化專網,利用文化數據服務平臺,探索數字化轉型升級的有效途徑。
五是發展數字化文化消費新場景,大力發展線上線下一體化、在線在場相結合的數字化文化新體驗。
六是統籌推進國家文化大數據體系、全國智慧圖書館體系和公共文化云建設,增強公共文化數字內容的供給能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數字化水平。
七是加快文化產業數字化布局,在文化數據采集、加工、交易、分發、呈現等領域,培育一批新型文化企業,引領文化產業數字化建設方向。
八是構建文化數字化治理體系,完善文化市場綜合執法體制,強化文化數據要素市場交易監管。
《意見》要求,在數據采集加工、交易分發、傳輸存儲及數據治理等環節,制定文化數據安全標準,強化中華文化數據庫數據入庫標準,構建完善的文化數據安全監管體系,完善文化資源數據和文化數字內容的產權保護措施。加快文化數字化建設標準研究制定,健全文化資源數據分享動力機制,研究制定扶持文化數字化建設的產業政策,落實和完善財政支持政策,在文化數字化建設領域布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全國重點實驗室等國家科技創新基地,支持符合科創屬性的數字化文化企業在科創板上市融資,推進文化數字化相關學科專業建設,用好產教融合平臺。
《意見》強調,各地要把推進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因地制宜制定具體實施方案,相關部門要細化政策措施。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加強對《意見》實施情況的跟蹤分析和協調指導,注重效果評估。
(正文完)
頭條延伸閱讀1:中華文化全景呈現
這是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的最終目標。要實現這一目標,首先需要統籌利用已建或在建數字化工程和數據庫所形成的成果,全面梳理中華文化資源,推動文化資源科學分類和規范標識,按照統一標準關聯零散的文化資源數據,關聯思想理論、文化旅游、文物、新聞出版、電影、廣播電視、網絡文化文藝等不同領域的文化資源數據,關聯文字、音頻、視頻等不同形態的文化資源數據,關聯文化數據源和文化實體,提取具有歷史傳承價值的中華文化元素、符號和標識,豐富中華民族文化基因的當代表達,全景式呈現中華文化,增強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可。
頭條延伸閱讀2:數字化文化消費新場景
文件明確要集成全息呈現、數字孿生、多語言交互、高逼真、跨時空等新型體驗技術,大力發展線上線下一體化、在線在場相結合的數字化文化新體驗。線上分為“大屏”和“小屏”兩個方面,“大屏”主要是指電視機、戶外大屏;“小屏”主要是指手機和移動終端。線下包括文化館、新華書店、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縣級融媒體中心、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旅游景區、學校、火車站、機場、購物中心、城市廣場、商業街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