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人与动xxxxz0oz/456视频在线观看/51看片(免费看片)/www.av免费

體育文化與歷史|背籮球

2020-06-08 08:38 中國體育博物館

  中華傳統體育文化,既是中華體育文化的組成部分,又是中華民族傳統歷史文化的重要內容。隨著《體育強國建設綱要》的實施,我們迎來了建設體育強國的新時代,中華傳統體育文化無疑是體育強國建設進程中最為過硬的軟實力之一。基于此,“體育文化與歷史”將定期推送中華傳統體育文化相關文章,以期傳播我國悠久而豐富的傳統體育文化,亦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更為廣博的弘揚。

  背籮球,是廣西壯族自治區南丹縣那地一帶的壯族人民喜愛的體育活動。背籮球的來由尚無從考證,根據南丹一帶壯族民間的傳說,清末明初,背籮球在當地廣為流行。當地還流行著一首歌謠:“二月吉旦好風光,布農布衣喜氣洋,龍師對對當天舞,背籮球賽滿歌場,一個錦球似哥心,哥投棉球引妹唱,妹不嫌棄哥家苦,哥妹同上錦球場。”祖祖輩輩生活在那地一帶的布依族、壯族人民就一直開展這種體育活動,壯語“背籮”的意思是“去玩愛情球”。背籮球多半選擇在牛場或草坪上進行。

  背籮球的比賽場地寬14米,長24米。參賽雙方各10—20人,人數相等,每場20分鐘,分上下兩個半場,每半場10分鐘。上場隊員每人背一只背籮,籮里放有一塊標志為籃圈的牌子,牌子拖有一根長1米的繩子,這是真圈籮。但是真圈籮每隊只有一塊,而雙方放置牌子的籮都很隱蔽,不易被發覺,到底在哪個隊員的背籮里,那就靠對方去偵察了。

  比賽開始時,裁判員把錦球投向空中,由雙方隊員爭奪。一方得球后,一分鐘內若不投向對方的籮內,則違例,改由對方發球。投入對方假籮不得分,投入對方真籮才得分,投中一次得2分。雙方各設護籮員1名,并有權換牌。如投向真籮時,球出手后還未投中前,護籮員方可將籮中的牌換走,這樣投中籮內也不得分,一定要投中有真牌的籮才能得分,各方的護籮員要經常秘密變換。搶球時不能抓手,抓手為犯規。如果對方投籮時做一個假動作,但球未出手,護籮員這時換牌也是違例,對方投球時背真牌的隊員不能丟、擺背籮。采取積分方式,以預定時間內積分多少決勝負,分數多者為勝。

  如今當地壯族人民已經把背籮球發掘整理為在籃球場上開展的比賽活動,并采用了比較現代的規則。背籮球需要運動員靈活機動,手疾眼快,可以鍛煉人的機敏、耐力和體能,起到強身健體的作用。

  參考文獻:

  韋曉康著.壯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4:208.

  張濤主編.中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概覽[M].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8:154-155.

  《中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大全》編委會編著.中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大全上[M].沈陽:遼寧民族出版社,2017:22-23.

  梁庭望著.壯族文化概論[M].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2000:536.

? China Sports Museu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體育博物館版權所有
ICP經營許可證:京ICP證030713號 網站-2 京公網安備11010102000807號
本網站由華奧星空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提供制作及技術支持
客服及報障電話:010-67158866-800 客服及報障郵箱:800@sports.cn